【壮美河山生态画卷②】东湖评论:努力绘就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

2022-10-07 14:31:00
admin
转贴
208

九万里风鹏正举,新时代绿意葱茏。华夏之貌,是千年的历史传承,是代代相传的守护,是现代化进程的元素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,“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是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,也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”。以绿色为墨、生态为笔,努力绘就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画卷,才能共同构建共融、共生、共促的生态绿景。

“富国为强国之基,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”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,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坚定不移贯彻落实绿色生态保护理念,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,纵向推进国土资源绿化,大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,推动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、转折性、全局性变化,美丽中国正在加速成为现实,也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“生态梦”“幸福梦”增添了绿色底色和质量成色。

环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丽,蓝天也是幸福。前不久,在“中国这十年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,生态环境部介绍了十年来我国空气、水环境、土壤环境质量发生的巨大变化,相关成就鼓舞人心。数据显示:从2012年到2021年,十年间,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7.5%,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;地表水Ⅰ—Ⅲ类优良水体断面比例达到84.9%,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;涵盖8万个点位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已建成,土壤污染加重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……经过十年的久久为功、蝶变发展,“青山常在、绿水长流、空气常新”的生态底蕴日渐丰厚,一个个保护自然、保护生态环境的中国故事,书写了“人不负青山,青山定不负人”的动人篇章,更展现了全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懈努力。

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让天更蓝、山更绿、水更清、生态环境更美好的发展理念,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愈发重要。我们欣喜于看到:这十年,从青藏高原到东海之滨,“十年禁渔”的万里长江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;这十年,从云南大象北上南归到藏羚羊穿过铁路公路繁衍迁徙,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成为一道道美丽风景;这十年,从荒原变林海的塞罕坝林场到沙土变良田的库布其沙漠,“绿色地图”在人们身边不断拓展,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不断提升。

但与此同时,全球自然灾害频发,这无不在警示我们: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、生态环境根本改善不可能一蹴而就,仍然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,必须锲而不舍、驰而不息。在当前新时代下,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,加强森林保护措施,提升林草资源总量和质量,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,为推动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;另一方面,要以创新绿色低碳技术为发展的核心点,高效推进节能产业,建立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体系,推动新能源环保产业快速壮大,同时依托生态资产开发,推动旅游产业、环境产业、生态领域等新兴技术产业、健康产业、养生休闲等绿色产业发展,助力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,不断提升“含绿量”、保障“含金量”,为美丽中国建设点燃绿色“引擎”。

“天不言而四时行,地不语而百物生”。走过非凡十年,中国生态优势在山海之间奏响的绿色发展乐章,正成为经济实力、综合国力高质量发展的嘹亮时代强音。展望新的十年,坚持以人为本,树牢绿色理念、完善绿色机制、转变发展方式,凝心聚力、躬身实践,促进城乡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,打造生态文明建设“升级版”“加强版”,才能写好水清岸绿、风光旖旎的“绿色新卷”,也定能昂首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,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“绿色银行”。

稿源:荆楚网

作者:付云(襄阳襄州)

摄影:王丽(湖北襄阳)

责编:詹蔷

【编辑:宋宇晟】
发表评论
评论通过审核后显示。
热门文章
联系我们
联系人: 北京市林业碳汇工作办公室
电话: 010-84236245
传真: 010-84236906
Email: greenland@bfdic.com
地址: 北京市东城区安外小黄庄路甲9号北京环球贸易中心F座201室